今天发生了两件小事儿。
第一件事儿是在k95车上,关于一个东北的农民大哥。他跟坐在我旁边的另一个大哥(注:形态与dc有写神似)侃侃而谈,聊得天花乱坠,但多数跟种地的话题有关。
但是在聊到大米白面价格的时候,有一句话瞬间激起了我的怒火:“md中国八个亿的农民都不种地,你看不种地的那些人怎么活”
我非常愤怒,在我看来,这是对国家赤裸裸的蔑视和挑衅,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歪理,便和他争论了起来。
几个回合下来,话没说明白,旁边的大哥还在帮他说话。他言语之间充斥着对自己收入低的不满,认为国家分配不均,觉得只要自己有小农经济即可让其他阶级的人去喝西北风。
我一时气血上涌,很想跟他说一些“你这么nb怎么不去中南海待着”之类的气话,但是思考了一下还是忍住了。我并不擅长辩论,这种临场发言不是我的强项。我只能思考一段时间再发动反击。
两人见到我不再反驳,便也不再讨论这个话题,一如他们聊过的其他话题一样。
而后他们再次聊到“哈理工比清北复交浙更好”“北京的清北分数线远远低于其他省”的观点的时候,我终于没有忍住,用数据发动反击,说服他们改变了这个观点。(后经证实为哈工大而非哈理工,可见张雪峰的段子是真实存在的)
此后对面又提出“锦州的经济为辽宁全省最好”的错误观点,我直接让他去搜大连和沈阳的GDP,对方再次改变观点。
最终在车路过桃园站的时候,我提出了思考了许久的能够反驳开头那句话的观点:人多力量大。对面也很快认同了这个观点。(我猜测也许他之前只是喝多了在说气话)不等交流结束,小凌河已出现在视野中,我便匆匆道别,走下了火车。
在第一个事件里,我认识到了以下内容:
1.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,才能真正理解对方。两位大哥的所有问题全部基于农村出发,而我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人,思考方式会与他们有很大的不同。
2.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。大哥说的话往往没有实际调查过,而在我反击的过程中,我也同样忽略了自身的不足,去跟两位农民论证种地的事情,而这并非我的知识面,我没有很好的反驳机会。
3.未经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。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位出租车司机(在论出身一文中提到过),他和这位大哥有异曲同工之处,虽然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工人,但是面对自己的不如意时,难免会有抱怨,而且抱怨的方法同样激进。所以不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说服他们,这样是不会成功的。
大致就是这些,当我觉得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的时候,一则短信无缝衔接了进来,让刚刚发热的cpu彻底过载。
(未完待续)
暂无评论